中国的基督教青年会,最早是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在福州的教会学校成立的青年会。光绪二十一年(1895)美国北美青年会协会派遣传教士在天津创办了最早的城市青年会。从1900年以后,相继有上海(1900)、福州(1905)、广州(1909)、汕头、香港(1910)等城市,先后成立了城市青年会。1912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正式成立。从此,青年会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兴办起来。
基督教青年会传入南京,是在清朝末年。受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的派遣,美国人魏德迈(Whitman)海士(L·N·Herpes)在清朝宣统元年(1909)来到南京,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们将青年会传入南京。在筹备南京青年会的过程,北美青年协会派遣来华的体育干事艾司诺博士(Dr·M·T·Exner)在1910年从上海来到南京,借南洋工业展览会在南京开幕之机,由青年会主办,由艾司诺博士负责筹备的全国第一次运动会就在南京举行,中国各地出席的运动员,有150人之多。这是现代体育运动会在中国的开端。基督教青年会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会训。意思就是不要由人服侍,而要服侍于人,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青年会以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的"四育"工作纲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以德育培养品性,智育启迪才能,体育锻炼精力,群育增进社会活动,发扬基督教倡导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年的完全人格。
辛亥革命(1911)成功以后,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青年会才由筹备阶段,转向正式组建成立工作。在原来青年会筹备处的基础上,由国民政府成员王正廷、马伯瑗等人发起倡议,得到孙中山先生的支持,谋求在南京正式成立青年会。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向内务部申请得到正式批准,并由内务部指示南京当局拨给地基,以作建筑南京青年会会所之用。在筹措成立青年会会所所需经费的过程中,孙中山先生首捐三千银元,用作南京青年会的开办费。孙中山先生说"青年会乃养成完全人格之大学校也。"由于孙先生带头捐款的促进,全市众多社会人士也纷纷解囊捐款。得到这样有力的支持,就有条件在本市华牌楼另行租下一座周姓大厦,辟作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会所。这一切筹备就绪,南京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典礼遂于1912年4月1日在华牌楼会所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青年会工作,以临时大总统之尊率领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和次长,亲临青年会成立典礼,接见了南京青年会中外藉总干事、会长和诸位董事,并一起合影留念。
南京青年会初成立时,首届董事会会长由金陵关监督温佩珊担任,美国人吉礼泰担任首届外籍总干事,国人夏日瑚任副总干事。担任南京青年会首届董事会董事的,还有涂羽卿(当时任东南大学校长,后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干事)、周寄高(成美中学校长)、李秀东(萃华商店经理)等人。青年会在南京成立以后,它的早期活动,主要开展文化娱乐,倡导体育,吸引年青人参加,以发展青年会会员。特别在青年会成立的第一年,即在民国元年举办的科学演讲,介绍科学知识,影响较大。当时举办的科学演讲,是由南京青年会聘请青年会全国协会的饶博森博士,来南京主持和主讲的。饶博森博士带来了各种科学仪器,分别演讲无线电、飞机、单轨铁道等专题,他还以科学仪器配合,边讲边表演,通俗易懂,很受听众欢迎,对普及科学知识,启发新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13年,正值赣宁战役之后,南京的中小学校受到战争的影响而被破坏。南京青年会才成立一年多,见到学校受到摧残,根据当时地方的需要,创办求实日夜学校,聘请教员,分班上课,以辅导地方教育的不足。不仅受到失学青年的欢迎,也得到社会上的称赞,使人们增进对青年会的认识。为后来创办青年会中学打下了基础。
从1912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的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各地的基督教青年会一样,由于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津贴,因此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民国时期,先经过军阀混战十余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没过十年,又经历八年抗日战争,在这样艰苦险恶的环境里,仍然坚持下来尽可能地开展青年会的各项活动。
【举行卫生展览大会】
南京青年会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看到当时南京社会上不注意公共卫生,危害市民健康,在民国五年(1916)举办卫生展览大会,聘请中华卫生教育会毕德辉博士来南京,在展览大会上作卫生演讲。毕德辉先生带来了卫生图表和仪器,配合演讲作说明,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缺乏卫生知识的人听了也很感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普及卫生知识教育的效果。这次卫生展览大会办了一个星期,参加的人数达到一万多人。这次卫生展览在南京卫生运动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影响不小。
【接待从法国回国的华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当时的中国政府站在协约国(英法俄)一边,作为参战国虽未派军队参战,却同意英法两国政府来中国招募劳工,到欧洲战场去工作。这就是"华工"的由来。民国五年(1916)英法两国政府派人到南京浦口、山东青岛和威海卫,设立招工局办理招工事宜。报名参加招工的非常踊跃,一共招募奔赴欧洲战场的华工达到20万人之众。他们大部分驻扎在法国北方一带战地,一小部分驻在法国南方和比利时境内。其中有13万人帮助英国军队做工,5万余人在法国军队驻地,在美国军队内做工的最少,不过1万多人。这些华工在前线战地上从事的工种,即是粗重的,又是危险的。他们挖战壕、敷绊网、修道路、运送军需用品;或者在后方工厂帮助造枪炮弹药,修理机器车辆。战事停止后,他们又被派往战地,扫除障碍,填塞壕沟,清理战场,埋葬尸体,收检枪械弹药等等。除了管吃住以外,华工每天的工钱少得很可怜;一二法郎,顶多三四法郎。在当时欧洲战场的华工中,组织有华工青年会,有曾在南京青年会工作过的美国传教士,也有在南京青年会工作过的美国留学生。他们和南京青年会保持着经常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11月结束,以协约国失战而告终。1920年在法国的华工一批又一批回国,南京青年会在浦口设立了招待所,热情接待来自欧洲战场的回国华工。
这些支援世界协约国参战的中国劳工,实际是英法美诸国军队的兵工,他们以自己的吃苦耐劳和牺牲精神作出了贡献,这些抛家舍业在法国战地受过艰苦磨练的华工回到中国,在青年会办的浦口招待所里受到了亲人般的接待,他们都十分感动。归来的华工有的回到了南京附近的农村,有的转赴安徽和浙江的家乡,更多的是山东人,纷纷奔向山东各地的来家,与亲人团聚。
【开展平民教育扫除文盲】
曾经在欧洲战地华工中,组织过华工青年会,对不识字的华工开展平民教育以扫除文盲,做这项首创活动的晏阳初博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法国回国,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工作,推行平民教育,由他主编平民千字课四册读本,作平民教育的教材。晏阳初先生率先到南京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得到南京青年会的支持,在南京开展平民教育工作。
南京青年会派了两名干事,到平民教育促进会参与组织平民学校,开展扫除文盲活动。在全市先后开办平民学校80余所,每学期贫民学习的学生,多达五六千人,成为全国开展平民教育规模最大,提倡最得力的城市青年会。南京青年会在当时举办的青年会中学,对平民教育工作给予热情支持,除了派教员任教,讲授千字课,还创办公民教育运动周,在运动周活动期间举办辩论会,并对优胜者给予表彰。这些活动对开展平民教育扫除文盲,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与赈灾救援活动】
青年会除了平时按部就班开展各项预订的活动,到了非常时期或遇到紧急的天灾水旱灾害威胁之时,它就会举办特殊事工,为国家社会效力。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也和各地的青年会一样,积极参加救灾活动,民国九年(1920)的赈济华北旱灾和民国二十年(1931)的赈济长江水灾,特别是在1931年的长江大水灾"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眼看洪水波及江宁所属各乡村"立即组织人力,派出董事、干事和会员组成募捐队,募集赈灾捐款和物资,交由水灾委员会及时发放到灾区灾民手中这些以救急需。南京基督教青年会还派人到邻近各地区创办合作贷款所,以帮助受灾农民得到贷款,用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些工作南京基督教青年会都派人参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造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会所】
南京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以后,经过十余年的工作,各项事工推进很快,会员人数也随着逐年增多,原来在华牌楼租用的会所日感狭窄,不能适应各项事工的需要,急需筹建正式的青年会会所。在当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由南京基督教青年会董事长、总干事联络青年会骨干会员,开始规划筹建新楼,以适应青年会事工的需要。
原来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有一条援助中国城市基督教青年会建造会所所需费用的规定,一个城市青年会建造会所的建设费用,青年会北美协会可以支付百分之五十,其余的一半费用则由当地青年会自己筹措。南京青年会建造会所所需费用问题,经过南京青年会向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提出,由青年会全国协会向北美青年会协会申请支援,从北美协会募的美金6万元,作为建造南京青年会会所的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南京青年会设法筹措。经过南京青年会向当地劝募,得到当时的国币2万元。
解决了建造会所的经费问题,南京青年会聘请建筑师帮助设计南京青年会会所。终于在民国十四年(1925)春天,正式开始动工建造南京青年会会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南京青年会新会所在民国十五年(1926)竣工落成。
南京青年会会所坐落在城南府东街(即今天的中华路),位于本市热闹繁华的中心地段,来往交通也很便利,为南京青年会进一步开展各项活动,推进青年会服务社会的各项事业,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场所。
【试办霞曙农村改进社】
南京青年会的主要工作在城市,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开始摸索进行农村事工。选定在本市中华门外殷行镇霞曙村,作为农村服务区,起名为"霞曙农村改进社",开始试办起来。霞曙村农民90余户,是一个不大的村子。南京青年会为这个农村改进社制订了工作计划。分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和生计教育四项。他们按照计划分项开展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随即加以总结改进,不断充实活动内容。青年会的农村服务工作,试办四项教育活动,很受霞曙村当地农民的欢迎。
【整修会所,恢复活动】
到了1935年,南京青年会的会员,已经发展了2000余人。这时候,青年会有董事16名:凌道扬为董事会会长、周季高、沈克非为副会长。其余的董事为李天禄(书记)、张信孚(会计)、张之江、粱寒操、童润之、张坊、陈裕光、魏学仁、李汉铎、姜本恭、洪焕卿、黄仁霖。有干事13名,史襄哉为总干事、郝瑞满为副总干事、其余就是夏日珊、周达民(教育)、谢介眉(学生)、王鼎、胡绍唐(事务)、高万钧(会计)、邱村珊(体育)、张永生(助理)、刘少华(文书)、朱寿义(书记)、王生(农村)。这个时候的南京青年会,人才济济,工作是比较活跃的。它开办了各项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在原来求实日夜学校的基础上设立了求实中学(后改名为青年会中学),还设立了运动场,举办各项体育活动。青年会还创办了游泳池、招待所、食堂、浴室、理发室。这些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都相继停办。
因为南京青年会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积极组织抗日宣传活动,举办漫画展览宣传抗日。遭到日军的忌恨。在日军侵略军占领南京后,日军纵火烧毁了中华路青年会会所的楼房。
八年抗战终于胜利结束。1945年秋,青年会全国协会派诸培恩、李寿葆和美国人麦纳德(H·L·Maynard)来南京,恢复南京青年会,由诸培恩担任南京青年会总干事。经过整修,被日寇烧毁的青年会会所大楼,在1946年11月修复一新,青年会中学和各项社会服务事业,也陆续恢复,重新开办起来。至解放前夕,南京青年会有工作人员20余人,会员约一千余人。
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在民国时期,有过比较活跃的工作记录,为开展青年活动和社会服务,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南京青年会和各地的青年会一样,虽然主要不是教会组织,但因为它和基督教有关系,又接受美国的津贴,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打着宗教旗号的帝国主义势力所控制和利用。但同时,在南京青年会的工作人员中,也有进步人士和进步青年,他们无论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都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曾经保护和掩护过一些革命青年,支持他们的革命斗争。
【投入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了南京市民主青年联合会。1950年夏天,南京市基督教各教堂在基督教各教派领袖带头参加和号召下,开展了肃清帝国主义主要是美帝国主义在教会内的流毒和影响,成立中国基督教徒自治、自养、自传教会的三自爱国运动。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从三自爱国运动一开始,就以全部力量投身到这场运动中,总干事诸培恩、副总干事韩文藻,还有许多董事和干事,以他们积极主动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三自爱国运动的深入开展。
【调整和充实青年会领导班子】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后,于80年代初,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工作逐步开始恢复,两家实行合署办工,会所设在中山路229号。1985年7月13日召开了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第一次会员会议,重新组成了南京基督教青年会董事会,韩文藻担任董事会会长,刘本立任副会长,诸培恩担任总干事;女青年会董事会,郑淑慎任会长,卢宝媛任副会长,卓兆华担任代总干事。在这一届董事会和总干事的主持下,南京青年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焕发了蓬勃的朝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青年会的各项事工活动。
南京青年会开办的业余文化学校,是从1985年8月创办的高级外语学习班开始。南京青年会在1990年8月间为青少年举办夏令营。1992年5月,南京青年会勤俭创业,自筹资金,开办了健身房。南京青年会从1985年正式恢复以来,对外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此项活动已成为南京青年会日常工作之一